真正的教育,其实就是“拼爸妈”!
作者: 葛屹肃 | 日期: 2019-07-05 | 分类: 个人杂谈
我们可能时常陷入这样一种困惑:“我怎样做才对孩子更好?”“这样做究竟对不对?”……明明我付出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,为什么就教不出优秀的孩子呢?
其实,想让孩子优秀,首先让自己成为“优秀”的父母,这才是给孩子优质教育的第一步。
1、父母的高度,决定儿女的起点
有人说:“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,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,而是有迹可寻因果。它的因,在家庭。它的根,在父母。”
很多的人,在不断地抱怨自己的人生,抱怨自己生活的不如意,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。然而,真正的原因都出在你自己身上。
我看到过这样一则泰国公益广告,讲述了一对母女和菠萝之间的故事,她没有上过学,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,唯一能够告诉女儿的就是在生活中去学习。
当女儿对一颗菠萝手足无措时,这位妈妈选择了“做”,而不是“说”,她用行为告诉女儿:你应该这样解决问题!
面对女儿突如其来的想法,她积极鼓励女儿去尝试,碰到了问题去认真观察思考。就是这样质朴的方法,才使得后来的她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果。
生活从来没有亏待过任何一个人,有些人并非赢在了终点,而是出生后赢在了起跑线上。
2、父母的格局,决定儿女的方向
有一位清华的老师曾经在入学第一课上做过一个调查问卷:你父母的职业是什么?上大学前你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?
调查结果显示:能够上清华的学生,大部分都是家庭经济优渥的人,父母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。
那些成绩优异的孩子很大部分的原因是你们有“优秀”的父母,而这之间的差异就在于两个字“格局”。
真正的教育,其实就是拼爹妈。但在如今的教育环境背景下的“拼爹妈”,并不是官二代、富二代式的寄生和遗传,而是比拼父母所能创造的人生格局,即思想观念、思维方式、处世方式。
民国世家,在文化界声明卓著的张家子女各个出类拔萃,其四姐妹甚至被誉为“最后的闺秀”。“父母的格局,决定儿女的方向”,这话放在张家姐弟身上,得到了强大验证。
张家的父亲张武龄,与当时的大家子弟不同,张武龄更像是一个决然的反叛。他痛恨赌博、从不玩任何纸牌、不吸烟、滴酒不沾,倒是从小嗜书如命,一生热衷公益办学。
张武龄这一生,共有十个孩子,细看他们的名字,都取得极为讲究。四个女儿分别为:元和、允和、兆和、充和;后来的六个儿子分别为:宗和、寅和、定和、宇和、寰和、宁和。
女孩的名字不仅没有半点含花带草的妩媚,并都有两条修长的腿,他希望她们尽可能的迈出闺门、走向世界;而男孩的名字里却都有一个宝盖头,这是光大祖业、继承家声,也是不管走多远、也要记得家。
他希望男孩的心里一定要有家;而女孩的内心一定要广大,其境界与格局,由此可见一斑。
3、父母的思想,决定儿女的发展
一千个家庭一千种不同的情况,科学的理论再精确,也无法为你的孩子解决所有问题。只有父母不断学习,才有不断接近正确方法的机会。
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受家庭的影响,父母的思想往往成为家庭文化的核心。
有媒体采访了全国68个高考状元的家庭,记者问:“你们是怎样教育孩子的?”他们大部分回答:“好像也没怎么教育啊。”其实,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明白了做更好的自己,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。
苏霍姆林斯基说“对一个家庭来说,父母是根,孩子是花朵。父母常“看到”孩子的问题,却不知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“开花”。
孩子是父母的延伸,当孩子发现父母已经没有追求了,又怎么可能会有所上进呢?诚如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,所有的孩子也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是优秀的。
还记得那个在央视《中国诗词大会》上大放异彩的武亦姝吗?她在诗词大会上落落大方,对诗词歌赋信手拈来,在飞花令环节上惊艳四座,一句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”,不知打动多少人。
谈到教育心得,武亦姝妈妈说:“真正的教育,从来不是点石成金、立地成佛的技巧,而是一段春风化雨、自然无为的过程。”
成名后的她不骄不躁,淡薄名利,在父母的指导下,将重心继续放在学业上。今年她参加高考,上海市只有77个人过613分数线,她就是其中之一。
作为父母,我们能给到孩子正确的思想观念,孩子未来的方向才能更明确。我们不求能为孩子的未来使上多大劲,但是最起码不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“波折”。
我们要知道:当你足够优秀了,孩子就会优秀。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:
“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。它没有声响,它只是让走在前面的人,做好自己的事,走好自己的路,然后,任由改变自然发生。”
真正的“拼爸妈”,绝不是靠金钱、荣誉和社会地位,而是拼父母的高度、思想、格局。
这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,在优秀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,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。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geyisu.com/872.html